大約是2015年某天,站長開始了CPU天梯圖的制作,那個時期并沒有打算“長期戰斗”,因此本站出品的早期圖片,沒有版本號。
隨著硬件的日益發展,天梯圖需要不停地更新。版本號的標注,是從2017年10月1日的V2版開始的。
為了看清各型號的差距,站長給圖片設計了一個性能標尺,以G1840為100基準值。
圖中的性能柱,紅綠搭配,頗為醒目。
俗話說:紅配綠(讀:lu),苕得哭。這個苕,指紅苕,意思是土氣。
土就土吧,我們吃的糧食都是從泥土里長起來的。
6年來,大小版本估計有上百個,此文只能選一些列出(以桌面版為主)。這是2018年10月17日更新的V3.1桌面版。
V4開始對代數進行了清晰劃分,增加了灰色背景。
V5明顯長高長胖了。
關于版本號的規定:
1、圖片尺寸變了,帶來性能標尺的變動,為大版本的更迭。
2、縱列的合并、新增型號等變動,遞增十分位數字。
3、僅新增型號,或部分型號位置調整,遞增百分位數字。
從V1~V5可算是站長制作天梯圖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排序,全部依賴于實測,由于每款處理器的測試并非執行的同一標準(站長稱為:混血版),從性能刻度去算差異的時候,會導致非同一標準的型號之間有較大誤差。
V6是個分界線,創新實行了“推導為主,實測為輔”,讓天梯排序具備了純正血統(即排序100%采用同一標準)。
純血版的優勢在于:任何型號之間可以相互比較,完全符合理論,且能避免實測誤差。但這個算法在12代混合架構出來后,公式組越來越復雜,調參難度越來越大,缺點逐漸凸顯出來。因此,這套算法只應用在桌面版的V6~V7,移動版的V6~V9。
V6排序規則的研究時間長達近四個月,包含基礎研究、逐級推導、交叉推導、橫向比對、交叉驗證、實測檢驗。
V6的靈魂在于“推導”,這是天梯圖排序的一次質的飛躍,站長為此專門制作了兩個效果版本(稱:經典淺灰版和低調深灰版),見下。
多數讀者認為淺灰版效果更好。
V7繼續長高,長胖。
V8采用了新的算法來確定綜合分。
簡單說說移動版的發展
這可能是本站第一張筆記本CPU天梯圖,此時的移動版還沒有單獨的版本號,實際是基于桌面V3制作,創新的移動桌面對比設計,并保留至今。
V7
V8
V9
給移動版排序是一件讓人傷腦筋的事情,功耗不同,性能差異很大。但是用標注功耗排序也不行,因為即便是有較高的PL1/PL2設定,其跑分也可能較低,原因是測試環境、散熱等不一致。
從V10開始,站長以多樣本中位值為研究對象,用理論公式來彌補少樣本型號中位值的偏差。
目前最新的版本V11.06
總地來說,極速空間的CPU天梯圖的發展,按排序算法的迭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V5及以前版本,按實測排序。
第二階段:桌面版V6~V7,移動版V6~V9,公式推導為主,實測驗證為輔。
第三階段:桌面版V8,移動版V10~V11,采用實測+公式推導,相互驗證。
排序算法到底算了個什么?
是給每個型號打出一個唯一綜合性能分數。有點像高考,大學錄取并不是按照語文,數學....單科成績,而是看一個綜合分。“唯一綜合分”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給普通消費者一個清晰的參考。
制作天梯圖是站長的愛好,因為每個型號都是俠客,打上一架,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