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cpu天梯圖
想要性價比高的電腦,參考天梯圖,雖然可能不是特別準確,但是也比看不懂被糊弄強!有些電腦小白可能看不懂,后面會為大家講解。(天梯圖參照極速空間站站長pc小蟲)筆記本顯卡天梯圖?顯卡天梯圖的意思就是將顯卡...
2025.07.02COPYRIGHT ? 2023
粵ICP備2021108052號
郵箱:611661226@qq.com
留言給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講到常見筆記本電腦過熱的原因及分析,那本文接下來主要分享一下日常生活中用戶在使用筆記本電腦時可以做什么補救措施和散熱設計、散熱方案等方面分析。主要分以下幾點(接上一篇文章):
六.筆記本電腦散熱設計需注重的細節
七.產品設計階段的散熱方案優化措施(案例分享)
八.筆記本電腦在客戶端使用時的補救措施
六.筆記本電腦散熱設計需注重的細節
A、散熱方式選型(主動/被動) 前文有提到,不同類型的筆記本,配置不一樣、功耗不一樣、結構不一樣,散熱方式的設計自然就會不一樣,這里最主要的還是要看CPU功耗,畢竟CPU出廠時就已經確定了其功耗,下面是根據不同功耗來匹配不同的散熱方式整理出的表格:
B、排版布局 針對被動散熱的低功耗輕薄本,主要的散熱方案還是在主板CPU位置增加銅板,所以只需要跟著板子的布局以及部分結構避讓或連接為主,比較簡單,而主要注意的是當主板熱量過剩造成D殼(底殼)過熱時,設計時應預留主板D殼內表面的間隙(最好≥0.5MM),便于后續增加散熱材料。
針對主動式散熱的高功耗游戲本、全能本,左置散熱,右置散熱、后置散熱。這三種散熱的布局區別在于散熱出風口的位置不同,其中左置與后置散熱是目前產品中最為常見的設計,而后置散熱根據風道設計又分為兩種:顯示屏導流方式與后置暢通方式。
C、風道設計 擁有良好的散熱風道設計是對機體內部空間的合理利用,出風口以及進風口位置顯得非常重要,如果這兩者的位置安排不當(緊密或堵塞),那必然會造成散熱不佳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電子元件過熱而損壞。因此高發熱量元件不能過于集中,分散布局能有效地防止機體內高溫淤積,造成硬件故障。
進風口設計
流道設計
出風口設計
D、其他 除了以上提到比較重要的三個筆記本電腦散熱設計細節,還有一些輔助性的設計,如腳墊,D殼散熱窗、鍵盤中框鏤空等,也能幫助整機散熱。
腳墊
底殼散熱窗
中框鏤空
七.產品設計階段的散熱方案優化措施(案例分享)
筆記本電腦在產品設計階段的一些散熱方案優化措施,主要分三個部分介紹:1、降成本方案(輕薄本為主,低功耗);2、性能優化方案(全能本為主);3、觸感改善方案(金屬外殼為主)。
1、降成本方案 此方案主要是用石墨烯散熱基本代替純銅板(上文有提到,低功耗筆記本(P≤6W)常用散熱方案就是銅板),利用石墨烯散熱基板的X-Y水平面高導熱性(導熱系數350~1600W/m·k),可將CPU等熱源產生的熱量快速均溫。
案例分享
2、性能優化方案 此方案主要是應用于高功率(P>28W)筆記本,目前主流的散熱方案還是以雙熱管+風扇/多熱管+雙風扇為主,利用熱管的高導熱性(導熱系數在8000~15000W/m·k之間),實現熱源熱量遠距離高速傳導,再通過風扇的強制對流,實現降溫。此方案需要占用比較大的空間位置,對結構緊湊的筆記本設計需求來講,還是有不少受限的地方——散熱佳與體積小相互矛盾。
在結構空間已經受限的前提下,想要改善CPU降溫、提升產品整體性能,稀導開發出可以滿足此需求的散熱方案:VC+風扇,利用VC的“面”高導熱特性(導熱系數>10000W/m·k),取代熱管的“線”導熱方案,且熱管打扁、折彎后的熱性能損失嚴重,而VC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經過驗證,同等條件下,VC方案會比雙熱管方案散熱性能提升至少20%!但成本也會略有增加,所以需要綜合評估。(稀導可以提供產品開發前期的熱設計與熱仿真服務)
2、觸感改善方案 筆記本外殼有四個,行業內通常以:A殼(上表面外殼)、B殼(顯示屏)、C殼(鍵盤面)、D殼(下表面外殼)來區分,如圖:
出于結構強度、外觀質感、散熱等因素考量,外殼材質通常為金屬合金(低成本筆記本除外),而眾所周知,金屬雖然散熱效果好,但是皮膚觸感比非金屬外殼要差很遠,人體溫度36.5℃左右,當金屬外殼溫度高于人體溫度時,就會有“燙”的感覺,但因為每個人的觸感體驗不一樣,所以針對金屬外殼的散熱(溫度)標準,也有被定義出來了(詳細標準前面有介紹),大致來說,金屬外殼溫度控制在41℃以內(環境溫度25℃),有熱感,但不會燙手,算比較合理。
使用筆記本時大多數的觸摸區域是在C殼(鍵盤面),鍵盤面按鍵材質是非金屬的,所以即使溫度高一些(45℃左右),也不會有熱感,但是掌托的位置是金屬的,如果散熱設計不合理,左右掌托位置的溫差大,則在使用時體驗感就會很差,這就需要在產品排版布局設計時要考慮的問題了(前文提到的后置出風設計時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
左圖適用14寸及更小尺寸機型,右圖適用于15寸機型
著重講一下筆記本電腦D殼觸感問題,因為在移動辦公時,筆記本是用手臂托起或者放在腿上,直接與肢體接觸,特別是夏天時,環境溫度又高,一不小心就會被“燙一下”,體驗感很不好。
針對筆記本金屬外殼的散熱方案。稀導有豐富的經驗,這里做一下分享:
案例一
方案說明:如上圖所示,在D殼內表面,對應到主板的熱管位置,貼合我司的石墨烯復合材料(隔熱+輻射),可降溫3~9℃,明顯改善觸感。
原理:阻隔熱管與D殼內表面的傳熱
案例二
方案說明:如上圖所示,在熱管表面貼隔熱膜,在D殼內表面,對應到主板的熱源位置,貼合我司的石墨烯復合散熱膜,整體可降溫3~8℃,明顯改善觸感。
原理:阻隔熱管與D殼內表面的傳熱,利用石墨烯復合散熱膜超高導熱特性,實現溫度均溫。
八.筆記本電腦在客戶端使用時的補救措施
1、開軟件控溫
降溫效果:5-10度。該方案主要是針對‘系統軟件的高負載運行’過熱的原因。自己在網上下載控溫軟件,里面會有電腦溫度檢測與報警功能,當溫度過高時,系統會發出警告的聲音,還可以清除系統未使用的應用,減少電腦運行內容,達到降溫的目的。
常見控溫降溫軟件
2. 清理灰塵、更換導熱介質
降溫效果:5-15度。筆記本電腦長時間使用后(一年以上),CPU表面的導熱介質(常見為導熱硅脂)就會因物性揮發導致變干,嚴重影響導熱!(前面有詳細介紹這部分知識)所以我們平時使用筆記本時應該每隔一年左右應更換一次導熱介質。另外,清理機身內部的灰塵也很重要,疏通風道,可以有效提升散熱。
3.加高腳墊
降溫效果:5-10度。此方案主要是針對‘電腦底部長時間接觸桌面’過熱的議題。加高腳墊后(墊書或瓶蓋都可以),使用電腦底部后側與桌面隔離開來,讓進風更加通暢,不會產生聚熱悶熱現象。(要注意不要把風口堵住了,不然會起反作用)
4.筆記本支架
降溫效果:5-15度。屬于加高腳墊的升級版本,不只是電腦底部后側與桌面隔離開來,整個底部都與桌面隔離開來了,如果使用金屬材質的筆記本支架,多了一層金屬導熱,效果會更勝一步。
筆記本支架除了有散熱功能,還多增加了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調整電腦的高度,這樣平時對著電腦的時候,就不會一直低著頭,減少脖子頸椎的問題。
5、吹風式散熱器
降溫效果:10-25度。當筆記本電腦自身散熱功能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時,需要添加外力來達到筆記本散熱的效果。最常見的就是吹風式散熱器,吹風式散熱器具備散熱支架的功能,同時,還增加了風扇,可將熱量快速吹走,所以該方式比電腦支架散熱效果更好。一般的情況下,使用吹風式的散熱器已經完成可以完成日常的工作、游戲等電腦操作了。
結語:
以上就是關于筆記本散熱的全部內容,有介紹不充分、不理解的地方,歡迎大家及時提出,我們一起討論并優化完善。
想要性價比高的電腦,參考天梯圖,雖然可能不是特別準確,但是也比看不懂被糊弄強!有些電腦小白可能看不懂,后面會為大家講解。(天梯圖參照極速空間站站長pc小蟲)筆記本顯卡天梯圖?顯卡天梯圖的意思就是將顯卡...
2025.07.022021年最新電腦cpu性能排行?電腦是我們最常使用的電子工具之一了,所以沒有電腦是不行的,然一些朋友喜歡自己動手組裝電腦,自己動手就需要從購買配件開始。所以cpu的選購是必須要的,那什么樣的cpu才...
2025.07.02作為一名DIY玩家,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擁有一臺高性能的電腦,而選擇一款合適的CPU顯然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步。今天我要測評的就是英特爾旗下英特爾i513400CPU這款CPU是英特爾的第13代桌面處...
2025.06.27各位朋友早上好我是你們的朋友修電腦的農村小哥,在炎熱的夏天除了我們身上出汗越來越多,可能你也會發現你的筆記本電腦發燙得厲害,也想冒汗。昨天接到一個老客戶的電話咨詢,說我的筆記本電腦發燙得厲害,有沒有什...
2025.07.02電腦固態盤目前有多種類型,主流是NVme固態盤,還有一些比較老舊的就是SATA固態盤,各種類型的尺寸不一,現下流行的是尺寸2280的NVme PCIE Gen4.04,逐漸淘汰尺寸2280的SATA ...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