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內存擴容
在各家旗艦機不斷發布的今年,華為相對來說是比較風平浪靜的,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好在7月29日華為P50系列還是來了,意想不到的是這款手機居然不支持5G,在不斷地打壓和缺芯的狀態下,這也是無奈之舉。不過...
2025.07.04COPYRIGHT ? 2023
粵ICP備2021108052號
郵箱:611661226@qq.com
留言給我最近這幾年,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就像曾經紅極一時的手機存儲卡,要知道當年可以說每個手機中都有一個存儲卡,也是購買手機的剛需,為何現在突然消失了呢?
要知道曾經在隨身聽、功能機、以及前幾年的智能機時代。一張小小的“TF”卡,就能承載無數人的電子回憶;在那個流量吃緊的時代,一張 8GB 大小的內存卡,就能同時裝載幾百首歌曲、幾十本小說、和幾部高清的好萊塢影劇。
TF卡(TransFlash card)
早在諾基亞,摩托羅拉,那個年代就已經推出。
早期兼容:相機,手機(功能機),mp3播放器,mp4播放器,
后續兼容:安卓手機(智能手機),安卓平板,任天堂 switch
通過讀卡器兼容:電腦,Windows,MacBook
主要的優點有:
1.形狀小巧輕便,可以直接插入移動設備。
2.容量大,目前最高已經支持1tb的存儲容量。
3.速度適中,可以高速傳輸用戶文件。
4.兼容性強,可以解決:手機,平板,電腦,相機,游戲機,等等各種移動設備之間的大文件儲存和傳輸問題。
5.文件完整性,mircoSD卡內的文件絕對屬于用戶,可以完整的擁有所有資料。
6.價格便宜,任何人都能購買到質量可靠價格適中的產品
7.世界通用協議,統一的標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購買和使用,無需擔心無法識別的問題。
華為發布的sim卡大小的存儲卡,面臨和早期閃迪推出mircoSD卡時同樣的問題。無法自行推廣普及。這就意味著這只是華為手機自己的私有解決方案。因此無法取代mircoSD卡。
“microSD卡原本稱為TF卡(T-Flash卡或TransFlash),由摩托羅拉與閃迪共同研發,在2004年推出。不過閃迪無法自我將其推廣推廣,前期僅有摩托羅拉的手機支持TransFlash。為了能將銷路完全擴展,閃迪于是將TransFlash規格并入SD協會,成為SD家族產品之一,造就了當前使用最廣泛的手機存儲卡;”
TF卡有諸多便利,能廉價地滿足大用量低速存儲需求。然而,這個神奇的產物,從曾經的手機必備,變成了如今的銷聲匿跡。
如果說十年前TF卡因為拖慢手機速度而消失,那么在手機性能對普通用戶已經過剩的今天,TF卡能影響什么體驗?TF卡還不回歸,就不是技術問題、體驗問題,而是利益問題了。所以,有人認為是廠商取消卡槽就是為了賣云盤。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Xperia堅持TF卡槽:索尼不僅不加強云服務,反而把本來有的云服務,比如亞馬遜網盤同步照片、LifeLog……全給砍了。硬件廠商罷了,不賣云盤。
云盤很好用,但云盤取代不了TF卡,至少在極端情況下取代不了。合理的情況是既有云盤拔高又有TF卡兜底,可惜這樣的手機在國內很難見了。
曾有人指出,相機用卡是因為一張卡滿了可以迅速換上另一張。這個優勢也是云盤無法取代的。
當然,可卸載的存儲卡確實會存在一些問題。
現在主要占空間的是app,存儲卡存app的話,當存儲卡拔掉,app就不可用了。如果操作系統設定了app需要一直活著,那么當然不想允許你把app放到存儲卡上。
蘋果作為智能手機的引領者,設計受到諸多廠商效仿。不過,TF 卡槽是個例。在當時內存卡拓展大行其道的時代,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和前首席設計師兼首席聲優喬納森?伊夫認為,極簡美學才是 iPhone 應有的樣子。
為了嚴絲合縫、一體化、還有內部對稱的排列堆疊,iPhone 從一代開始就不支持可拆卸電池和內存卡槽的設計。也不支持文件管理。應用只能在自己規定的范圍內,打開自己的文件,除非用戶手動創建副本。這就導致了多余的存儲,即使加進去了也完全沒有用。
然而蘋果手機的體驗一直是業界頂尖水平,在安卓陣營摸索了這么久,還是不得不跟隨蘋果的思路。于是慢慢的每一個手機制造商都取消了TF卡槽,每一個手機制造商都這么做,于是,默契就形成了,整個行業都放棄了對TF存儲卡的支持。
iPhone7取消耳機孔的時候,這一舉動,引發了取消耳機孔的狂潮,導致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手機都沒有耳機孔。直到最后三星也在note10這代也取消了耳機孔。
iPhone12取消充電頭,似乎是達成了“為了環保”的共識。三星也同步在s21系列也取消了充電頭。
由此可見蘋果在整個產業當中的絕對領導地位。不過,這個設計在當時并沒有受到太多詬病。這是因為最初的 iPhone 沒有應用商店,容量需求并不算高。而初代 iPhone 本身就有 4GB/8GB 的大容量可選,這在當時比很多手機加上 TF 卡后的容量比空間還要大。
隨著tf卡速度越來越快,價格越來越便宜,128g 高速tf卡100元以內就能買到。
如果手機支持tf卡,對于高端手機溢價是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安卓廠商才必須在高價位旗艦機上取消掉tf卡。
但估計喬布斯自己也不會想到,本來是出于對極簡美學主義的追求,到了蘋果現任 CEO 庫克手里,卻成了“收割用戶的利器”。當然,這是后話了。
所以早在 2007 年,TF 退出舞臺的原因就已經初現端倪 —— 和手機美觀度有關,和工藝設計有關,而這些也演變成后來的內部空間利用率。
于是,不少用戶就會把這個鍋甩到手機硬件和安卓系統身上。
為了避免這樣的 “誤會”。安卓 4.4 開始對儲存卡做出嚴格限制,很多 APP 無法安裝在儲存卡上,并且絕大部分 APP 的緩存也無法放置在存儲卡上。要知道,有些游戲 APP 本身容量不大, 游戲緩存才是空間殺手。比如原本 3.5G 的原神,安裝完所有數據后空間大小會來到 15 個 G。
至此,存儲卡就從原來能幫忙分擔內部空間的大哥,變成只能存放音樂、照片等素材的小弟。
而到了 Android 6.0,谷歌進一步加強限制,再也不能在外置存儲卡上安裝應用了。
即便有些手機也可以通過 “開發者選項” 或者 “ROOT” 等方式繞開限制,但 TF 卡在手機上已經是日落西山。
除了上訴原因,TF 卡在手機上淘汰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 安全性。
首先,劣質的 TF 卡會導致數據丟失;而如果有人撿到你的手機,還可以直接拔掉 TF 卡從而獲取上面保存的照片,讓丟手機的人變成下一個陳冠希。
而另一方面,由于 3G、4G 高速網絡的普及和云空間服務的興起。
人們從下載音樂電影到本地,變成在線聽歌看視頻。
從瀏覽本地照片,變成保存到朋友圈或者云空間。
到了 5G 時代,5G 毫米波網絡目前有記錄的下載帶寬已經可以達到 5Gbps 以上。換言之,手機上的存儲系統寫入速度至少要達到 640MB/s 以上,才不至于給網速 “拖后腿”,手機專用的 microSD 卡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
一邊是時代的進步,一邊是 TF 卡的舉步不前。
手機上的 TF 卡槽自然也就被淘汰。
然而,TF 卡仍然活的很好,而且還是游戲機、相機、監視器材這類設備中不可替代的產品。只是我們很難再手機上見到它。
到了這,可以做個總結。傳輸速度慢導致的發熱高耗電快,還有一定的安全性問題,諸多原因將 TF 卡槽進一步推向深淵。
面對手機行業的提速,傳統存儲卡已然力不從心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難道存儲卡行業不知道自己的產品速度已經落后了,難道就沒有更快的新品嗎?
其實是有的,但問題在于,一方面microSD卡的規范在過去幾年里進步速度實在是太慢。另一方面,由于低成本的存儲卡在其他領域(比如行車記錄儀、NS游戲機)需求量依然很大,因此“高速卡”不僅出貨量少,而且價格也實在是太不親民。
總結一下:
蘋果原生不支持tf卡,即使加進去也沒有用。但是蘋果手機的體驗一直都是業界頂尖水平。在業界有絕對的領導地位。
安卓廠商原生支持tf卡。但是隨著tf卡速度越來越快,價錢也越來越便宜。如果在高端旗艦機上支持tf卡擴展,則會對其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第一點:溢價變低,高存儲無人購買。
第二點:大大延長了手機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用戶換手機的意愿。
這兩點是國產安卓廠商絕對無法忍受的。
再加上跟風蘋果,可以利益最大化。
最后倒逼安卓三星,谷歌,硬件和系統層面也得跟風蘋果的設計思路。
大容量的手機價格更高,其實從設計上來說,閃存接口是統一的,加大內存,無非就是換一顆物料,只是軟件層面是做相應的匹配,而帶來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看看蘋果,不容容量版本的iPhone差價可以那么大。
在各家旗艦機不斷發布的今年,華為相對來說是比較風平浪靜的,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好在7月29日華為P50系列還是來了,意想不到的是這款手機居然不支持5G,在不斷地打壓和缺芯的狀態下,這也是無奈之舉。不過...
2025.07.04談起近兩年保值率最高,存在感最強的手機,華為Mate40系列絕對榜上有名,一方面是由于這款手機確實足夠水桶,哪怕放在2022年也不會過時,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是華為最后一款支持5G網絡的旗艦手機。但不管...
2025.07.04歷來蘋果手機都是手機界的風向標,比方:打消耳機孔、電池難以改換、不撐持tf卡拓展……………而華為/光彩手機卻照舊堅持二合一卡托,撐持最高128g內容拓展卡。廠商們都緊跟iphone的做法,說白了就是長...
2025.07.04相信有不少小伙伴可能會好奇,現在的華為手機又貴又不支持 5G,買華為手機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先說結論,還能怎么想,喜歡就買咯!真以為買華為手機的人有那么在意 4G 嗎?蘋果中杯...
2025.07.04現在手機儲存卡已經很少見了,現在的手機內部本身就有很大的儲存,所以說并不需要在外置儲存卡,而且放置儲存卡還會占用手機的空間,Nm卡也就應運而生了,華為在發布他的mate 20 pro手機時,推出一款華...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