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手機怎么刷小米系統(tǒng)
小智之前說過,雖然國產(chǎn)手機已經(jīng)傲視全球,除了三星蘋果外幾乎所有份額都被國產(chǎn)手機廠商給拿下了。但在這只是光鮮的表面,實際上國產(chǎn)手機卻并不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shù),硬件上最重要的SOC,還有軟件上的操作系統(tǒng),都...
2025.07.03COPYRIGHT ? 2023
粵ICP備2021108052號
郵箱:611661226@qq.com
留言給我小米產(chǎn)品線覆蓋非常之廣,機型眾多。加之,小米系手機又分為小米、紅米、黑鯊三個品牌,不少人選擇起來容易迷茫。本期,極科君將對小米系手機做一次全面的梳理,讓大家購買選擇更為容易:
小米手機,屬于小米公司的主打手機品牌,擁有四大系列產(chǎn)品,包括:
1、MIX系列:屬于高端未來探索旗艦
2、數(shù)字系列:高端旗艦機型
3、青春版:屬于中端手機
4、CIVI:中端機型,并主打輕薄時尚
我們可以看到,小米手機并沒有低端產(chǎn)品,總體硬件配置都十分強大。小米手機自誕生以來,定位就是“為發(fā)燒而生”,追求極致性能,游戲體驗一直是品牌宣傳的重點。而近年來,小米手機也越來越注重拍攝方面的提升與宣傳。拍攝硬件成為性能的又一核心部分,搭載的相機傳感器一代比一代強大。
紅米手機,屬于小米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品牌,擁有三大系列產(chǎn)品,包括:
1、K系列:主打性價比中高端產(chǎn)品
2、Note系列:主打性價比中端機型,主要覆蓋1000-2200元價格區(qū)間
3、數(shù)字系列:低端機型
紅米,承接了小米主打性價比的路線,一開始分布著眾多中低端機型。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機型往游戲性價比方向發(fā)展,主打極致游戲性能。
黑鯊手機,屬于黑鯊科技旗下的手機品牌,小米投資入股,走精品路線,主打高端游戲手機。定位很明確,追求極致游戲體驗,每年出品的機子不多。
下面列出小米、紅米、黑鯊手機在售機型梳理表,以系列劃分,重點呈現(xiàn)處理器與各版本的價格對比。(以下價格為某個時間點價格,非實時價格;文中將展示重點機型實時價格)
小米手機,均屬于中高端機型,從高端到中端,有一定的跨度。其中最小內(nèi)存6GB,最小存儲空間128GB,最低價格1999元。最大內(nèi)存為16GB,最大存儲空間512GB,最高價格為8999元。
紅米手機,性能覆蓋中低端機型,從中端到低端,性能差異不小。其中最小內(nèi)存4GB,最小存儲空間64GB,最低價格599元。最大內(nèi)存為12GB,最大存儲空間256GB,最高價格為3299元。
黑鯊手機,則走精品路線,價格性能跨度不大。最小內(nèi)存12GB,最小存儲空間256GB,最低價格3299元。最大內(nèi)存為16GB,最大存儲空間512GB,最高價格為4999元。
三個品牌,在一定意義上形成互補,又難免在部分機型上存在競爭關(guān)系。機型眾多,如果沒有梳理,選擇起來會有遇到不少困難。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手機?
第一看預算,有多少預算則選擇相應的手機;
第二看重點需求,是否有看重的功能。
“預算+需求”確定,基本就可以鎖定合適的機型。而需求側(cè)重點不同,可以選擇的機型有很大差異。有人重視拍攝、有人注重游戲性能、有人對性價比及其敏感、有人則關(guān)注外觀與顏值……總結(jié)起來,通常有以下幾種常見需求:
一、追求極致注重芯片(芯片好代表一切?)
二、游戲競技需求
三、追求拍攝效果
四、注重性價比
五、注重屏幕素質(zhì)
六、老人機需求
————————————————————————————
第一部分 極致注重芯片
小米系手機在芯片的配置方面,還是比較強大的,中高端手機較多??梢赃x擇的機型比較豐富,不過,由于近年來高通芯片拉跨,雖然芯片紙面實力強大,但實際表現(xiàn)并不佳。這里,從紙面實力看。主要分為三個檔位,具體分類如下:
第1檔位 旗艦級芯片
第一代驍龍 8+:
小米 MIX Fold 2、小米12S Ultra、小米12S Pro、小米12S、紅米 K50 至尊版
第一代驍龍 8+芯片,是驍龍8 Gen1的升級版本,雖然從架構(gòu)上并沒有改變,僅進行了超頻升級。但由于使用了臺積電的4nm工藝,由臺積電代工生產(chǎn),穩(wěn)定性與品質(zhì)都有所提升。
第2檔位 次旗艦級芯片
天璣9000+:小米 12 Pro 天璣版
天璣9000:紅米 k50pro
驍龍8 Gen1:小米12 Pro、小米12、K50 電競版、黑鯊5 Pro
第3檔位 中高端芯片
天璣8100機型:紅米 K50、紅米 Note 11T Pro+、紅米 Note 11T Pro
高通驍龍888 機型:小米 MIX FOLD折疊屏手機、紅米 K40 Pro、紅米 K40 Pro+
高通驍龍 870 機型:紅米 K40S
第4檔位 中端芯片
第一代驍龍7移動平臺:小米 Civi 2
天璣1100:紅米 Note 10 Pro
驍龍778G Plus:小米 Civi 1S
驍龍778G:小米11 青春活力版、小米 Civi
驍龍780G:小米11 青春版
天璣920:紅米 Note 11 Pro、紅米 Note 11 Pro+、
如果比較注重處理器,以上幾款芯片,性能都算不錯,均可以選擇。無論是高端需求或是日常使用,都非常不錯,根據(jù)自身的預算選擇即可。不過,選擇手機,只看芯片性能數(shù)據(jù),還是容易“掉坑”。有的芯片紙面數(shù)據(jù)好,但實際體驗并不行,比如“驍龍8 Gen1、驍龍888+、驍龍888+”機型,建議大家不選。如果看重芯片性能是為了優(yōu)越的游戲性能輸出,那看接下來的分析。
第二部分 關(guān)注游戲性能
“為發(fā)燒而生”對于粉絲來說,是實力;對于看客來說,是笑話,某代小米“燒WIFI”歷歷在目。但不可否認,小米手機的游戲?qū)嵙€是蠻強的。小米、紅米、黑鯊手機三個品牌,均把游戲體驗做為重要賣點、主的賣點。
一部優(yōu)秀的游戲手機,無外乎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芯片性能足夠強
2、散熱性能較佳
3、游戲幀率高/穩(wěn)定性好
另外,還有其它加分因素,比如續(xù)航能力、內(nèi)存/儲存類型、特殊的系統(tǒng)優(yōu)化/芯片、信號好沒有中斷的現(xiàn)象、屏幕觸控感好、充電、專為游戲設(shè)計的功能點等。
第一檔位 游戲性能優(yōu)秀【小米12S Ultra、小米12S Pro、小米12S、紅米 K50 至尊版、小米 MIX Fold 2】這一檔位,均搭載了“第一代驍龍 8+”,實際游戲表現(xiàn)不錯。
第1位 小米12S Ultra(全方位性能旗艦)
(1)機子性能:第一代驍龍8+芯片,臺積電 4nm 工藝,性能與功耗控制有極大的提升,搭配 LPDDR5 滿血版 + UFS3.1 FBO煥新存儲。
(2)游戲幀率:原神最高畫質(zhì)幀率 60.3 FPS 名列前茅;光明山脈1080P+高清畫質(zhì)幀率 51.3 FPS,處于上游水準,總體來說,游戲性能表現(xiàn)強勁。
(3)散熱性能:配備葉脈冷泵散熱系統(tǒng),散熱面積3160m㎡,實力優(yōu)秀。實際表現(xiàn)上,半小時原神最高畫質(zhì)最高溫度45.9 ℃ 處于中上游水準;光明山脈1080P+高清畫質(zhì)最高溫度46.7 ℃ 處于中上游水準。作為頂級旗艦,小米12S Ultra 釋放了更多芯片性能,溫度也控制的恰到好處。
(4)續(xù)航方面:4860mAh 大電量,續(xù)航實測在市場主流機型中處于中上游,表現(xiàn)不錯。67W快充,60分鐘左右即可充滿,雖然不算特別快,但屬于主流,整體續(xù)電能力還是很強的。
不足之處:主要還是重量方面,234克的機身確實挺重的,加上鋼化膜手機殼,妥妥的“半斤機”。其次是攝像頭的突起比較嚴重,當然隨著手機攝影能力的提升,很多人也漸漸接受。
第2位 紅米 K50 至尊版(作為游戲旗艦機型,游戲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
(1)機子性能:與小米12S Ultra相同,搭載第一代驍龍8+芯片,臺積電 4nm 工藝有保障。搭配LPDDR5 高速內(nèi)存(6400Mbps)+UFS 3.1 高速存儲。
(2)游戲幀率:原神最高畫質(zhì)幀率 59.2 FPS 名列前茅;光明山脈1080P+高清畫質(zhì)幀率 57.2 FPS,處于上游水準,游戲表現(xiàn)很強。
(3)散熱性能:電競級VC散熱,面積達到3725m㎡,實力優(yōu)秀。實際表現(xiàn)上,半小時原神最高畫質(zhì)最高溫度44.2 ℃ 處于上游水準;光明山脈1080P+高清畫質(zhì)最高溫度45.5 ℃ 處于中上游水準。
(4)續(xù)航方面:5000mAh 大電量,續(xù)航實測在市場主流機型中處于上游水平,表現(xiàn)較佳。120W快充,22分鐘左右即可充滿,速度十分之快。
(5)其它加分項:定制 1.5K直屏,1920Hz 高頻 PWM 調(diào)光,SGS 低視覺疲勞認證。
不足之處:相機素質(zhì)不高,搭載1億像素傳感器不看好
第3檔位 小米 MIX Fold 2 > 小米12S Pro > 小米12S
整體來說,三款機子的游戲性能相差并不大,均搭載第一代驍龍 8+芯片。區(qū)別的話,小米12S在屏幕與散熱方面稍差一些。
第4檔位 參數(shù)上游戲性能優(yōu)秀【小米 12 Pro 天璣版、紅米 k50pro、Redmi K50 電競版、黑鯊5 Pro、小米12】【紅米K50、紅米 K40 Pro+、紅米 K40 Pro】
以上幾款機子,除為小米12 Pro天璣版,有個共同點,均搭載“高通火龍芯片”,從驍龍8gen1,到驍龍888+、驍龍888,在發(fā)熱與能耗控制上做的都比較差。三款芯片中,驍龍8 8gen1GPU紙面性能提升最大,但實際使用中并不突出。能否發(fā)揮芯片的極致性能,對芯片的調(diào)教,散熱的設(shè)計才是關(guān)鍵。以下,將對幾款重點機子進行解析。
小米 12 Pro 天璣版:搭載天璣9000+小米 12 Pro 天璣版,一發(fā)售就倍受矚目。低功耗?低散熱?高性能?相比驍龍8gen1來說,的確有不少值得稱贊的地方,但相比第一代驍龍 8+芯片還是輸了。
從實測上看,在跑超大型手游的時候,實際表現(xiàn)并沒那么出眾,散熱表現(xiàn)同樣一般。當然,日常游戲比如:和平精英、王者榮耀,這些中大型的表現(xiàn)就相當優(yōu)秀了。
黑鯊5 Pro:搭載驍龍8gen1,重點必看散熱+幀率與穩(wěn)定性+功耗。作為一款主要游戲的手機,熱一點也要把游戲性能提上來。那黑鯊5 Pro的實測表現(xiàn)是怎樣的呢,是否能讓人滿意?
和平精英流暢90幀平均幀率表現(xiàn) 89.8FPS(機身最高溫度41.7℃);原神最高畫質(zhì)平均幀率 59.2FPS(功耗7.49W)(機身最高溫度47.5℃);光明山脈1080P+高清畫質(zhì) 57.1FPS(機身最高溫度46.2℃)。在平均幀率方面,在市場主流機型中的表現(xiàn)名列前茅。散熱性能表現(xiàn)處于中等水平。
當然,驍龍8gen1優(yōu)化得再好也就那樣;第一代驍龍 8+都出了,驍龍8gen1就不用考慮了吧?
以下略去,驍龍8gen1 機型~~~~~
紅米 K50 >紅米 K40 Pro+>紅米 K40 Pro
三款的特點是性價比較高,但散熱較為一般。搭載天璣8100的紅米 K50,很多人寄以厚望,不過天璣8100的表現(xiàn)并沒有帶來太多的驚喜。其中,大型手游拉胯,中型游戲表現(xiàn)較為穩(wěn)定。如果日常不是重試游戲者,并且不玩大型游戲,可考慮入手。
第5檔位 游戲性能還不錯
紅米 K40S、小米 Civi 2、小米 Civi 1S、小米 Civi、小米11 青春活力版、小米11 青春版、紅米 Note 11T Pro+、紅米 Note 11T Pro、紅米 Note 10 Pro
這些機型不一一展開描述,搭載中端芯片,日常中型游戲都不在話下,散熱方面表現(xiàn)也沒有火龍旗艦芯片高,也是可以考慮入手的選項。
做個小結(jié):玩大型游戲的朋友就先第一代驍龍 8+機型,總體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膀旪?gen1、驍龍888+、驍龍888”比較拉胯,目前可以選擇的芯片較多,搭配這三者的手機就基本過濾掉。搭載天璣芯片及幾款高通中端芯片的手機,比較適合玩中型游戲,比較穩(wěn)定,功耗散熱也控制的比較不錯。
第三部分 追求拍攝效果(后置拍攝 or 前置拍攝)
第四部分 注重性價比
第五部分 注重屏幕素質(zhì)
第六部分 老人機需求
更新中……
第三部分 追求拍攝效果(后置拍攝 or 前置拍攝)
說起拍攝方面,拍攝一直是小米的痛,看似不錯的硬件條件,卻無法調(diào)教出令人滿意的拍攝效果。以至于,高端之路比較坎坷。當然,從小米11 Ultra 開始,小米的拍攝有了較大的進步。來到拍攝部分,小米機型終于可以有所表現(xiàn)。拍攝方面基本排序:小米 11 Ultra ≥ 小米12 Pro > 小米12 > 小米MIX 4 > 小米12x > 小米10S
第一檔位 拍攝方面優(yōu)秀:小米 11 Ultra、小米12 Pro
小米 11 Ultra
后置三攝像頭配置,并且三個攝像頭都實力不錯,沒有湊數(shù)鏡頭。實測效果,使用體驗中,拍攝效果非常優(yōu)秀。具體攝像頭參數(shù)如下:
主攝為5000萬像素超感光攝像頭(GN2傳感器),1/1.12″定制超大底;
4800W潛望式長焦(IMX586傳感器),120倍數(shù)碼變焦,10倍混合光學變焦,5倍光學變焦,OIS光學防抖;
4800W超廣角(IMX586傳感器)128°超大廣角;
前置2000W自拍鏡頭。
小米12 Pro
作為新發(fā)布機型,小米12 Pro的主拍攝配置又有了提升,加上全新芯片加持,對拍攝的解析會有更好的效果。由于小米12 Pro 缺乏長焦,所以暫列第二。后置三攝像頭配置,具體攝像頭參數(shù)如下:
5000萬 廣角主攝:SONY IMX707,1/1.28″超大感光元件,支持OIS光學防抖
5000萬 人像主攝+5000萬 超廣角主攝
前置 3200 萬高清相機
第二檔位 拍攝方面較佳:小米MIX 4、小米12、小米12x
小米MIX 4
作為探索未來的系列,小米MIX 4在拍攝方面有一點的實力。后置三攝像頭配置,具體攝像頭參數(shù)如下:
1 億像素超清主攝:三星HMX傳感器,1/1.33″超大感光元件, OIS 光學防抖;
1300萬像素自由曲面超廣角;
800萬像素0X 潛望式長焦,5倍光學變焦,OIS光學防抖
小米12 、小米12x
5000萬像素超清主攝,IMX766傳感器,OIS 光學防抖
1300萬超廣角鏡頭+500萬微距鏡頭
前置3200萬像素
主拍較為成熟,成像效果不錯;前置3200萬像素,有一定水準。
第三檔 拍攝方面還不錯:小米10S、K40 Pro+
小米10S
作為均衡性特別強的神機,拍攝方面也有一定水準,搭載后置四個拍攝頭,具體參數(shù)如下:
1 億像素超清主攝:1/1.33″超大感光元件 OIS 光學防抖,三星HMX傳感器;
1300萬超廣角+景深鏡頭+微距鏡頭
K40 Pro
1 億像素超清主攝:1/1.33″超大感光元件 OIS 光學防抖,三星HMX傳感器;
800萬超廣角+500 萬像素長焦微距鏡頭
第四部分、注重性價比/平衡性
小米系,特別是紅米系列,在性價比方面都做得十分優(yōu)秀,性價比機型較多。大多數(shù)性價比機型上面已有列出其優(yōu)點與不足,所以此部分僅對推薦機型做排行,之前介紹過的機型不再重復。
紅米 K50 電競版:游戲性價比優(yōu)秀
紅米K40系列:三款機型的性價比均非常高,三款最大的別在于Pro和Pro+拍攝及性能會強一些,不過總體而言,標準版性價比最高。排名如下:標準版>Pro+版>Pro版本
小米10S:是小米10的迭代產(chǎn)品,在性能、快充、聲效三個方面有更好的表現(xiàn)。是一款綜合性能均衡,性價比非常高的機型。
紅米Note10 Pro:定位千元性能守門員,各方面配置在同價格段比較強悍且均衡,性價比高。
小米11:是首款搭載驍龍888處理器的機型,自發(fā)布就主打性價比,配置比較強悍,在性能、屏幕、無線快充等方面堆料蠻多,機身更輕薄,目前降到2969元的起售價性價比不錯。
第五部分、老人機,入門需求
第六部分、注重屏幕素質(zhì)
提起入門機型,老人機型,它是紅米的強項,在老人機市場份額不小。可以選擇的機型不少,性價比較高,且性能不至于太差。當然,如果這些機型能在推薦廣告方面多做控制,對老人群體會更加友好。老人機通常定位:價格不要太貴、操作方便就行、續(xù)航比較重要、不玩大型游戲、無需強拍攝功能(如有強需求,則不選擇該檔位)、對性能要求不會特別高。
紅米Note9 4G:續(xù)航無敵
6000mAh大電池是什么感覺,堪稱續(xù)航王者。對性能、拍攝要求不高,作為備用機或老人機再合適不過。
立體雙揚+3.5mm耳機孔+線性馬達+紅外遙控+IP53生活防潑濺,日常實用功能都具備。
紅米Note11
5G入門機型,性能比紅米Note10更強,33W Pro快充 5000mAh續(xù)航蠻強。
搭載天璣810芯片,性能尚可。
紅米Note9 5G/Pro
均支持立體雙揚+3.5mm耳機孔+線性馬達+紅外遙控+IP53生活防潑濺,日常實用功能都具備。
紅米Note9 5G搭載天璣800U的性能表現(xiàn)不錯,且性價比蠻高,適合看重性能的用戶
Pro版搭載驍龍750G 性能較好,拍照還是不錯的,快充、高刷,NFC,比較齊全。
總結(jié):小米+紅米+黑鯊手機,產(chǎn)品線眾多,覆蓋面十分之廣,基本上各種需求都可以滿足。選擇上,按預算選擇,按重點需求選擇即可。
小智之前說過,雖然國產(chǎn)手機已經(jīng)傲視全球,除了三星蘋果外幾乎所有份額都被國產(chǎn)手機廠商給拿下了。但在這只是光鮮的表面,實際上國產(chǎn)手機卻并不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shù),硬件上最重要的SOC,還有軟件上的操作系統(tǒng),都...
2025.07.03不知道你是不是,反正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在玩手游的過程中,喜歡一個人玩兩個賬號,一個大號,一個小號。其實聯(lián)系小號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送隊友東西,比如互相組隊什么的,可以達成很多活動條件,還不麻煩...
2025.07.03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shù)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guān)注我們----------------------------------去年五月份,Steam給手機用戶提供了一份福利,推出了Steam ...
2025.07.03買了一個華為手環(huán)4我用的是小米MIX2手機這個華為手環(huán)4需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運動健康”APP和手環(huán)綁定,第一天下載軟件后已經(jīng)綁定好了,但第二天這個“運動健康”APP就打不開了(如下圖)說需要我在手上...
2025.07.03IT之家 6 月 29 日消息 今天凌晨,微軟面向 Dev 開發(fā)頻道發(fā)布了第一個 Windows 11 Insider Preview 版本,即 Build 22000.51! 微軟表示,隨著我們在未...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