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小米手機最初僅發布小米數字系列并進行迭代,自2015年開始,小米先后根據不同市場和人群推出了多個機型系列及子系列。
- 小米數字系列:以“‘小米’+數字”命名的旗艦機型系列,自2011年起一般一年迭代一次。其中,小米手機、小米2、小米4、小米5曾分別推出后續增強機型小米1S、小米2S、小米4S、小米5s,而小米7為紀念小米成立8周年被直接跳過,取而代之的是小米8和小米8 SE。自小米9起,小米在小米數字系列中另增加了帶有Pro或Ultra后綴的高階機型。小米數字系列還包含了數個衍生版本,與數字系列正代機型無直接關系:
- 小米數字青春版/A系列:以“‘小米’+數字+‘青春版’(或‘A’)”命名的中端衍生機型(A為Adolescent的首字母,意為“青春版”)。小米數字青春版系列最初屬于小米手機的內存減配版本,在小米2發布后改為獨立設計的機型序列,其保留了部分正代旗艦機型搭載的功能,同時對基本性能參數進行了一定閹割,有些機型還添加了部分正代旗艦機型所不具有的功能。小米2A發布后,由于紅米手機被小米定義為“小米手機的青春版”,此系列一度在小米手機產品線的產品序列中消失,直至2018年的小米8青春版才宣告回歸。但在2019年又與小米數字X系列一同整合至新設立的小米CC系列,隨后隨著小米CC系列暫停更新于2020年起再次回歸。目前,小米數字青春版系列是唯一一個以線下實體店為主推市場的小米旗下手機系列。
- 小米數字i系列:以“‘小米’+數字+‘i’”命名的衍生機型(i為International的首字母,同時也是India的首字母,意為國際版或印度版),是2015年4月小米針對以印度為首的海外市場推出的機型系列,僅發布了小米4i一款后一度未能更新,直至2021年初隨著小米10i的發布而回歸。 小米數字c系列:以“‘小米’+數字+‘c’”命名的衍生機型,是2015年9月小米在中國大陸推出的機型系列,與小米數字i系列形成對應關系。首款機型小米4c將小米4i上搭載的芯片高通驍龍615升級為驍龍808,定位為次旗艦;此款機型小米5c定位為試驗機型,采用自家芯片“松果澎湃S1”,將此系列定位改為搭載自研芯片的系列。之后因芯片研發一直沒有新的階段性成果,暫時未發布后續新款。
- 小米數字X系列:以“‘小米’+數字+‘X’”命名的中端衍生機型(X為漢語拼音xinlingshou的首字母,意為“新零售”),是2017年小米配合其擴展線下實體店市場戰略而增設的機型系列,主要目標顧客為女性用戶群體,試圖和OPPO、vivo以及華為Nova系列相競爭。2019年小米收購美圖后,將小米數字X系列與小米數字青春版系列整合,升級為獨立的小米CC系列。該系列僅推出了小米5X和小米6X兩款機型。
- 小米數字Lite系列:以“‘小米’+數字+‘Lite’”命名的中端衍生機型系列(Lite意為“簡配版”),是2018年小米在海外市場推出的機型系列,對應在中國市場發售的小米中端機型。
- 小米數字SE系列:以“‘小米’+數字+‘SE’”命名的衍生機型(SE由單詞Small Edition中,各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意為“小屏版”),是2018年小米推出的小屏機型系列。在小米8發布之前,小米數字系列的屏幕尺寸一直維持在5英寸(對角線)左右,但小米8的屏幕則增長至6.21英寸。為照顧部分習慣小屏機型的用戶的使用習慣,小米自小米8開始增設數字系列的小屏衍生版本。2019年推出小米9 SE之后,手機系統軟件部總監張國全表示由于小屏手機需求用戶的急劇減少,此系列將不會再推出后續機型。該系列僅推出了小米8 SE和小米9 SE兩款機型。
- 小米數字T系列:以“‘小米’+數字+‘T’”命名的旗艦衍生機型系列,是2019年小米在海外市場推出的次旗艦機型系列,對應在中國及印度市場推出的Redmi品牌中高端機型。
- 小米Note系列:以“‘小米’+‘Note’+數字”命名的機型系列。初代小米Note將其設定為小米4的大屏版本,并采用全新設計試圖沖擊中高端,小米Note 2經目標顧客調整后改為針對商務市場打造的旗艦機型,小米Note 3則因與小米MIX產生定位沖突,改為針對線下市場的機型,隨即在2018年由于全面屏機型小米8的發布而暫停更新。作為小米手機試探高價位的試驗性機型系列,小米Note的市場反響一直劣于小米數字系列機型。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2019年于微博指出,小米并不會在該年推出本系列的新款手機。但隨后小米CC9 Pro的海外版本為減少用戶學習成本,仍然使用了小米Note系列的產品命名(小米Note 10系列)。
- 小米Max系列:以“‘小米’+‘Max’+數字”命名的中端機型系列。是尺寸介乎于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之間的“平板手機”,特點為大屏幕及大電池容量。由于自2019年開始手機行業均開始向全面屏的方向發展,保留Max系列已無必要,2019年12月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回復微博網友評論時則直接表示,未來不會再推出Max系列手機[21]。小米Max系列停發后,小米于2020年起發布了一系列電池容量不小于4500毫安時的智能手機機型,滿足了對電池續航有較高要求的用戶的需求。
- 小米MIX系列:以“‘小米’+‘MIX’+數字”命名的旗艦機型系列。小米MIX系列被小米賦予“探索黑科技”以及提高小米品牌形象的使命,搭載陶瓷機身以及較大尺寸的顯示屏。初代小米MIX定位為匯集最新可行研發科技的概念機型,之后的迭代機型定位為量產的高端旗艦機型。而隸屬于此系列的概念機型小米MIX Alpha是目前小米系列手機中定價最高的機型,達到了19999元人民幣。
- 小米A系列:以“‘小米’+‘A’+數字”命名的中端機型系列(A意為Android One計劃),是2017年在歐洲及東南亞等部分海外市場推出的機型系列,此系列搭載原生Android系統,為小米數字X系列及后續的小米CC系列的國際版機型。2020年隨著小米推出Android One計劃,該系列產品線宣告結束[22][23]。
- 小米Play系列:以“‘小米’+‘Play’”命名的中端機型。小米Play的推出意在彌補小米2018年度因紅米手機系列的停發而在入門級價位產生的真空。該款主打流量不限量,使用了聯發科曦力P35處理器。由于Redmi的獨立運作成功,且該款產品的市場反應不佳,此系列已事實上被架空。
- 小米CC系列:以“‘小米’+‘CC’+數字”命名的中端機型系列(CC意為Camera+Camera,即“前后雙旗艦相機”),于2019年推出,以數字9為初代與小米數字系列呼應。該系列由小米數字X系列和小米數字青春版系列整合而成,以良好的拍照體驗為主要賣點,并與美圖合作,首次引入“AI美學實驗室”功能成為以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用戶)為目標顧客的手機系列。由于銷量及口碑欠佳,該系列僅發布初代共3款機型后暫停更新[24],小米CC9的迭代機型及產品定位以小米10青春版代替。
產品列表
以下是小米自2011年8月16日發布第一款小米手機開始,小米科技及上市之后的小米集團發布的所有手機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
- 小米手機在2018年為紀念小米成立8周年而跳過了第7代的發布,故小米數字系列中不存在小米7,也不存在小米7的同代衍生機型。
- “版本”列標示各款機型提供的所有銷售版本,包含網絡定制版本、材質及工藝定制版本、功能版本等。所列版本可能與實際包裝盒標簽上所標注的版本有所不同,均以包裝盒標簽為準。
- “屏幕規格”列標示各款機型采用的屏幕尺寸、屏幕分辨率、材質以及貼合形式等參數。如該機型為傳統16:9比例顯示屏,表格內將不再另行標注屏幕比例,反之則在屏幕尺寸后另行附注屏幕比例。
- 小米Note 2、小米MIX系列及自2018年起發布的各款小米手機的后置鏡頭均支持EIS電子防抖。部分機型另支持OIS光學防抖,詳見“相機參數”欄。
- “機身”列標示各款機型采用的機身材質,均不包含屏幕材質。標注為“鋁合金一體化機身”的機型采用一次沖壓成型的鋁合金后蓋,天線溢出條帶部分采用聚碳酸酯塑料注塑填充;標注為“鋁合金非一體化機身”的機型采用一次沖壓成型的鋁合金后蓋,但上下天線部分采用聚碳酸酯塑料或玻璃,通過粘貼方式與機身相連;標注為“三段式金屬機身”的機型采用一次沖壓成型的鋁合金后蓋,但后蓋上下部分及后蓋主體框架為聚碳酸酯塑料,通過卡扣的方式使塑料部分與金屬部分相連。
- 自2013年9月發布的小米手機3開始,小米手機均不再支持可自行更換的電池和后蓋,如需更換需申請售后服務。
- 2D人臉識別功能在部分機型的出廠預置系統中可能未予搭載,需升級至最新系統固件后方可使用。指紋識別、2D人臉識別功能均需在設置鎖定密碼(PIN)后才可啟用。部分機型在與小米手環綁定后,可采用小米手環進行解鎖。
- “售價”的貨幣單位如無特別標示,均為人民幣元。
- 在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發布和銷售的智能手機產品詳見“國際市場機型”。
小米數字系列
以下為小米數字系列(含青春版系列以及其它帶有字母后綴的衍生機型)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小米Note系列
以下為小米Note系列的機型列表(截至2019年僅發布了1~3代,其中第一代的媒體送測機曾以“小米手機5”的名義命名),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小米Max系列
以下為小米Max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小米MIX系列
以下為小米MIX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小米Play系列
以下為小米Play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發布時間排序。
小米CC系列
以下為小米CC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