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不能投屏了
所有的蘋果手機都自帶有屏幕鏡像功能,只要保證手機與電視/電腦所使用的是同一個無線網絡,即可輕松投屏。 iOS10及以下系統: 在解鎖蘋果手機后,將手指從手機底部向上滑動,拉出“控制界面”,即可看...
2025.07.03COPYRIGHT ? 2023
粵ICP備2021108052號
郵箱:611661226@qq.com
留言給我首先,鋼化膜的結構組成,貼在手機上的簡單分成【AB膠,鋼化玻璃,涂層 】三個部分,如下圖所示(涂層沒法直觀看出來,你們知道鋼化膜表面還涂著一層東西就好了):
1.AB膠
簡單說就是一張有一面涂著硅膠,另一面涂著OCA光學膠的PET薄膜(就是PET基材)。硅膠面貼手機屏,OCA膠面貼鋼化玻璃。
市面上很多商家拿亂七八糟的紫光,抗藍光護眼,防窺之類的當噱頭,這些功能基本都是PET薄膜實現的。如下圖,右下角是剝下來的玻璃,紅色圈出來的部分就薄膜,拍攝角度問題,藍色圈出來的部分可能看著更明顯。
護眼這個功能看起來很高級,其實卵用沒有,有一句話叫”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沒日沒夜的往死了玩手機的人,眼睛出問題不是手機傷害眼睛,而是自己作死,這樣的玩法什么光都護不住他們的眼。如果你喜歡紫色你可以買所謂的紫光的,但是不用指望它在護眼上有多神奇的效果。
好的AB膠做的超薄,透光性更高,排氣好,觸控更靈敏。
商家們拿來當噱頭宣傳的“秒排氣”“自動貼合”“無白邊”,其實就是AB膠的硅膠面用的硅膠夠好。差的膠有時候會出現觸摸不靈敏甚至失靈或者觸摸亂跳,這在玩游戲的時候絕對是一件很蛋疼的事。
還有【防爆】,所謂的防爆,不是防止屏幕或者鋼化膜碎裂,而是防止碎裂后玻璃飛濺,殘渣亂掉(大部分渣渣都被膠粘住了,防爆不是最基本的功能嘛?)。
有些鋼化膜用久了想換掉,然后發現很難撕下來,有些甚至撕掉鋼化膜,屏幕上還有殘留的膠。一方面是可能用的確實太久了,還有一個原因是膠不好。一般好的膠貼兩三個月撕下來應該還是很容易的,撕下來沒有灰再貼到另一臺手機上都能正常用。但是一兩年就不知道了,沒試過。
一般的膜,如果屏幕上有一點很小很小的灰塵沒有清理干凈可能就會產生一個大氣泡,(有時候沒灰塵也會有氣泡)
(圖片來自網絡)
好的AB膠即使貼完了發現有小灰塵,而且灰塵已經被鋼化膜的膠粘住了,只要再把鋼化膜撕下來,用吸塵貼或者透明膠之類的輕輕把灰塵從鋼化膜上粘去,然后重新貼好,完全可以一樣用。或者直接把氣泡擠掉也行。
有沒有發現路邊的5塊錢一張的鋼化膜,貼膜小哥貼完后鋼化膜和手機屏幕不能完美貼合?還拿一個東西擠氣泡或者白邊?有時候自己網上買的也是,白邊夸張一點就像下面在百度偷的圖片里這樣:
有時候白邊擠一下,或者用幾天就消失了,但有時候擠掉又會重新出現。白邊就是因為膜和屏幕不能完全貼合,膠不好,或者個別不良品,還有手機的問題(比如SE2邊緣弧度開的比較深,早期一部分的iPhone8還有些手機換過外屏的手機)。
2.鋼化玻璃
用好的玻璃的鋼化膜基本不會差。但是玻璃的好壞常人不好分辨(它就是一塊透明的玻璃)。也正因為這樣,很多商家吹噓自己用的康寧玻璃或者康寧的大猩猩玻璃之類的。實際上,康寧的玻璃又貴,又不好采購,已經很少有工廠用康寧玻璃了,旭硝子被用的可能相對更普遍。作為鋼化膜的原材料來說,玻璃的品牌對消費者而言沒那么重要,你們也可以不用知道什么肖特,中鋁,高鋁,鈉鈣等等。
【鋼化】才更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鋼化膜的強度。
所謂“鋼化“——就是把幾百片切割成形的玻璃和化學材料(一般是硝酸鉀)放在一個大爐子里,然后把溫度升高到400攝氏度左右,持續一段時間。
影響鋼化效果的好壞的主要因素因素:
1.鋼化時間,2.鋼化溫度,3.硝酸鉀的品
比如對于某品牌的玻璃,設定溫度400攝氏度,時間四個小時左右,用以色列進口硝酸鉀可以達到最佳效果。有些工廠為了節約成本,偷工減料,縮短時間,調低溫度,用品質更低的硝酸鉀。
好鋼化玻璃膜折斷后會碎成渣渣——很小的顆粒甚至可以說是粉末(玻璃越薄,鋼化效果越好的,碎裂后的顆粒也會越小),如下圖所示:
而差的鋼化膜碎了,碎片體積就很大,大概就是這樣:
甚至是這樣:
鋼化玻璃的強度包括抗沖擊強度和柔韌性。
首先抗彎度很有必要說一下:
很多人覺得鋼化玻璃是很硬的,其實不是,柔韌性也是鋼化玻璃區別于普通玻璃的特性之一。
未經鋼化的普通0.3mm厚的玻璃可能拿在手里輕輕一彈就碎,鋼化后可以在一定程度彎折。
0.26mm的玻璃鋼化效果好幾乎就可以如下圖所示彎折,玻璃薄一點,比如0.1mm的,卷成圓圈都不是問題。
(其實所謂的180°彎曲對于鋼化膜而言沒什么卵用,畢竟是貼在屏幕上的。)
然后談談厚度和抗沖擊強度。
市面上的鋼化膜的厚度普遍在0.3以上,0.3mm以下就少了一大截,0.2的更少,0.15和0.1mm的可以說是是鳳毛麟角了(原因下文詳細提)
理論上鋼化膜越厚抗沖擊強度越高,但是鋼化膜的作用不只是抗沖擊的,太厚的膜會影響觸摸靈敏度,有時候會導致觸摸中斷等現象。喜歡厚實的手感的人選擇厚一點的沒毛病,但如果為了耐摔而選擇更厚的,那厚的鋼化膜未必能達到你的期望。有些商家可能還會拿鋼珠鋼珠跌落測試(某種規格的鋼珠,在一定的高度掉下來砸到手機屏幕鋼化膜不會碎)或者像下面這樣的拿鐵錘敲讓消費者看起來鋼化膜質量很屌。
鋼珠跌落,好的膜不碎很正常,但是個人認為沒什么意義,日常使用誰沒事拿鋼球砸屏幕玩?而且一個鋼球砸在手機上會不會震壞里面的元器件?
拿鐵錘砸的就更無腦了,把所有人都當傻子了,對于這樣的商家我只想說:鐵錘我有,把你的倉庫里的鋼化膜全給我運過來,我可以三天不吃飯再砸,有一張我砸不碎我是你兒子。
順便說說防摔的功能,貼了鋼化膜的手機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下保護手機屏幕不摔裂,但是!是一定程度下!不要對鋼化膜的防摔有過度的期望。日常使用也盡量愛惜,最好避免掉落,如果手機掉落不可避免,那防摔更多的也應該是手機殼的作用。
因為手機碰撞屏幕是否碎裂和碰撞的強度,角度,碰撞物都有關。
比如:
1,同一高度同一角度,掉在水泥地和木地板的水泥地碎屏概率更大;
2,同一高度,一個屏幕垂直地面,手機一角著地;
3,一個屏幕和地面成30度夾角,手機底邊著地,前者會更容易碎,
4,同樣角度掉在木地板上,一個是從褲子口袋滑出,一個是站立的時候在胸前手滑跌落,后者更可能碎。
碎屏原因也不只是碰撞,還可能是震動,擠壓。鋼化玻璃最脆弱的地方是四角和邊緣。而且鋼化膜還有一個通病:容易碎邊。
不論多好的鋼化膜,都有碎邊的可能。而且同樣的材質厚度,市面上流行的全包的鋼化膜更容易碎邊。因為全包的鋼化膜,邊緣有一部分懸空,就像下圖右邊:
拿蘋果來說,iPhone6以上(SE除外)的機型屏幕邊框是有弧度的彎曲的,所以鋼化膜有一小部分不于屏幕貼合,小沙子什么的進到縫隙,一受力很可能鋼化膜就裂了。做的好的縫隙會小,但是不可能像左邊的一樣無縫接合,你沒看錯,目前就是不可能。但是市場有出一種軟邊的,但是碎邊照樣杜絕不了。
市面上的什么2D 3D 4D 5D 6D789D
2D 2.5D 3D的區別如下圖所示:
456789......D都是扯淡。不用搭理。
2.5D是為了讓邊緣更圓潤,3D是為了更貼合手機屏幕邊緣的弧度。3D膜可能會更美觀,但是同樣杜絕不了邊緣進灰的問題,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頂手機殼。
所以同等條件下,普通的鋼化膜反而要比全屏的更耐用。用的多的朋友肯定也會發現,有時候自己的鋼化膜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崩了一小塊,(其實很可能是不經意間磕到什么東西了)繼續用的話破壞面積還會增大。還有一個原因是玻璃切割之后邊緣也是很脆弱的地方(比如逃生砸玻璃要砸角落的原因也是這個)。
針對容易碎邊的問題,行業內又有一種工藝,就是“二強”,所謂的二強就是二次強化。二強工藝可以進一步提高鋼化玻璃的強度。說人話就是把玻璃浸泡在化學溶液里,通過化學反應,把玻璃邊緣因切割后產生的肉眼不可見的裂縫修復。
好好的工藝技術硬是被吹成了噱頭,賣鋼化膜的幾乎人人都說自己做了二強,還有三強四強的,但是真做二強的沒幾家。鋼化膜還有一個為人稱道的,就是防刮性更好。
拿刀在鋼化膜上劃過,一塊多的鋼化膜都不容易留下劃痕。因為鋼化玻璃硬度比刀片高。
這個測試其實也沒什么太大意義,因為我們也不會沒事拿刀在膜上劃,而且如果沒有嚴重的強迫癥即使有劃痕也將就用了。實在看著別扭換一張就是。
其實手機屏幕本身就有一定的硬度,指甲是刮不花的,至于拿刀之類的堅硬尖銳物體在手機屏幕上刮這么變態的事反正我是沒試過。貼膜的人需要的是防止屏幕被刮花,因為鋼化膜換一張很便宜,而屏幕換一個的話……
3.涂層
什么疏水層,疏油層,涂油層亂七八糟的層,反正就是表面的涂層。
涂層好壞很好分辨:
1.手感順滑,2.抗指紋能力強,3.臟了很容易擦干凈,4.耐用性強。
涂層也是很多商家比吹的噱頭比如:
水滴角大于115°。測量這個有個專門儀器,但是意義不大。畢竟不是誰手里都有這么一臺儀器的。
大部分手機的屏幕拿濕紙巾擦的時候擦過的地方是一粒粒小水珠,而不是一層水,原因就是屏幕表面也有涂層,但是這個涂層時間久了可能和鋼化膜一樣也會磨損掉。
用手機的時候手不可能一直保持潔凈,尤其是夏天,手會出汗,點手機屏幕就會留下汗漬。污漬汗漬什么的,比如夏天打完電話臉上油留在屏幕上,差的鋼化膜蹭掉費勁,涂層材質好的,臟了之后不用水或者清潔劑,直接在衣服上蹭幾下就亮潔如新了。
涂層工藝由差到好:
人工涂刷(和不涂沒啥區別)等離子噴涂(效果不錯但耐久性不夠)電鍍(效果好,耐久性最好)
--------------------------------
綜上所述,一張好的鋼化膜大概就是:
厚度適中,鋼化到位,膠品質高,涂層工藝和原材料夠硬。
至于磨砂藍光紫光綠光防窺還是透明視個人需要。
然后斗膽分析一下市場,也說幾句閑話。
不只針對鋼化膜,可能這是很多產品的通病:沒有一個可以當做行業標桿的品牌,低端貨泛濫,貨真價實的好貨難買到。
鋼化膜剛流行的時候,商家的利潤是很高的。普通的貨幾毛錢的成本可以做到十幾塊的利潤,由于門檻低,一堆人看到已經在做的人賺到錢了,也參與進來,人多了競爭就強,然后大部分商家開始打價格戰,價格降到了一定程度,利潤就低了,然后就開始偷工減料——本來鋼化四小時的玻璃,為了節約時間成本,大幅縮短鋼化時間,甚至不鋼化;膠改的一次比一次垃圾,涂油也越來越差,甚至巴不得直接省略……然后垃圾貨橫生,然后一堆人做不下去。
也有明智的,堅持品質堅守底線,但是大環境下,也不可能做的很突出。貪小便宜就是人性的劣根,這個很難改變。
以前終端的零售應該是路邊那些專業貼膜的,對他們而言,好貼根本沒用,膠好的鋼化膜拿貨貴,他們寧愿貼膜的時候細心點,賺得更多,至于碎邊,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認為碎邊是鋼化膜質量問題,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都認為是自己磕碰到了。即使真有人為了幾塊錢專門找過去了,推卸責任就好了,搪塞不過去的話,再給換一張,顧客應該也沒話說了。
后來有了電商,電商讓這個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直接讓貼膜小販的利潤降了好幾個檔,但是,這時候劣質鋼化膜的弊端暴露出來了,因為很多人貼不好,手殘的甚至能做到買幾張貼廢幾張,然后就吃差評啦。怎么破?好點的膠也貴不了多少,用好點的膠吧。然后就出現了膠好,其他差的貨。
電商競爭也激烈,聰明的就開始找噱頭,然后前兩年火的納米防爆膜,裸眼3D膜,防窺膜,護眼膜等一堆中看不中用的產品通過朋友圈視頻等宣傳,可惜最后還是淹沒在垃圾貨中。
全面屏的鋼化膜求生欲還是挺強的,客觀的說好的貨質量做的也可以,因為價格高,商家有利潤,利潤有保障的情況下,誰都不會傻到把質量做差然后把客戶做沒。因為喜歡薄的,所以感覺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厚,至于碎邊,相比沒有二強的已經好一點了,至少商家和工廠也努力過了,把二次強化工藝用上了,并且一直在邊緣弧度上下功夫,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突破,個人不太看好,認為不實用。
市面上半屏的膜很少有二強,因為半屏的膜已經被大部分人定位為低端貨了。
但是真正的高端貨,還是半屏的。因為全屏的鋼化膜厚度讓很多人覺得不爽。然后很多不要臉的商家把0.4mm甚至超過0.5mm厚度虛標成0.2mm超薄,沒有對比參照,也不可能買個游標卡紙測量的消費者可能感覺用著不錯也就湊合了。
而厚度做到0.2的半屏鋼化膜做的人也不多,但是它因為高不成低不就。論價格優勢比不上普通0.3的,論利潤和定位又比不過0.15和0.1的,所以也只能和普通的拼質量,和高端的拼價格。
客觀上來說,0.15和0.1的才算的是真正的高端貨。前提是真正的0.15和0.1。因為例如0.15甚至0.2標成0.1的不在少數。
鋼化膜薄到這個程度,成本要增加很多,打個比方,普通的鋼化膜,一條流水線一天可以做3000片幾乎沒有報廢,超薄的一天順利的話也就700片左右,不順利可能只能做500片,還有更高的報廢率,超薄的鋼化玻璃的采購成本相對更高。不妥協,不去迎合主流市場,既然把玻璃做到了極致,也就不必省AB膠和涂層的錢了,鋼化也干脆做到位,二強也用上去。頂級的原材料和工藝,做出的產品自然就是頂級的。
最后想學習Creo產品結構設計的你絕對不要錯過!
全套資料領取方法:關注+點贊,私信回復“資料”,即可自動領取(僅限前一百名)!
僅部分展示
所有的蘋果手機都自帶有屏幕鏡像功能,只要保證手機與電視/電腦所使用的是同一個無線網絡,即可輕松投屏。 iOS10及以下系統: 在解鎖蘋果手機后,將手指從手機底部向上滑動,拉出“控制界面”,即可看...
2025.07.03我發4朋友們,這真的是我用過最好用的鋼化膜了![憨笑]之前都是圖便宜在某拼上,拼的鋼化膜,十幾塊錢,有的二十多塊錢的踩雷過好多辣雞鋼化膜,有時手機在手上沒拿穩,無意之間掉在了地毯上就鋼化膜就碎了[淚奔...
2025.07.03鋼化玻璃膜怎么貼?1、如果原先貼有保護膜,用精馳的標簽粘貼,將原來的膜起開;2、將屏幕表面清潔干凈,如果有污漬較多,可先用酒精包進行擦拭;然后用藍色靜電除塵膜將屏幕清理干凈;3、撕下鋼化膜上面的保護膜...
2025.07.02點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產品體驗,私信我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幾乎所有人都會給自己的手機屏...
2025.07.03據爆料稱,明年蘋果手機的頂配iPhone 15 Ultra將在機身材質上采用鈦金屬。鈦金屬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領域的金屬,具有更輕、耐腐蝕、耐高溫、強度高、堅固等優良特性。蘋果此舉或是想...
2025.07.02